曹德旺在一次采访中说:我在中国挣一千万元,要交税国家680万元,拿到手320万元。在美国要是交给400万以后,便会有600万的利润。曹德旺很精明,当时美国自己的企业都不在本国设厂了,可是曹德旺却看出了这其中有利可图。
曹德旺这一举动直接在国内引起风潮,人人说他不配为企业家,说他也是个崇洋媚外的人,甚至开始质疑曹德旺曾说的那句话“为中国做出一片玻璃”。
时至今日,什么都在摆在那里,曹德旺依旧那个爱国之心涌动的企业家,更是经常抱着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”的首善。
可让人好奇的是,为什么当年曹德旺坚持要在美国建厂?
曹德旺从小家境贫穷,9岁上学14岁辍学,小小年纪就开始跟着父亲在社会上打拼,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白眼,都说“梅花香自苦寒来,宝剑锋从磨砺出”,我想就是如此才为曹德旺的成功打下基础。
在创立福耀之后,曹德旺靠着多年的经商经验一步步将其做大。
随着公司越来越大,曹德旺的野心也不断增大,他抱着“敢为天下先,爱拼才会赢”的心想要改变中国汽车玻璃依靠进口的历史。
但是话说得简单,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。
想要把福耀玻璃走向世界,必须要开拓美国市场,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,当然这一只是其一。
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润率,但是在国内建厂获得1000万的利润,需要上缴680万的税,但是在美国不同,在美国建厂只需要缴纳400万的税,同时在美国建厂还有很多补贴,就好比天然气美立方只要8美元,是国内的一半,包括油价都比较便宜。
但是有一点比较贵,那就是人工费,足足是国内的8倍。
一次曹德旺去美国工厂视察,发现拿着高薪的工人根本不认真工作,甚至消极怠工、抱怨不断,为了提高效率缓解矛盾,曹德旺派出美国工厂的几个代表去中国工厂参观,学习中国精神。
在他们看到中国工人对待工作的态度,他们彻底惊呆了,12小时高强度高效率是美国工厂所没有的,不仅如此中国工人无论是在晚会上,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十分的和谐。
后来曹德旺开始对美国工厂实行严格要求,慢慢地走向正轨。
然而面对国内的流言蜚语,曹德旺说:“我在美国建厂,关键不是赚了多少钱,而是让美国人对中国人改变看法。”
如果是别人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会迎来一阵阵的质疑,但是从曹德旺嘴里说出来就不同了,他不是一个只会“画大饼”的人。
从90年代开始,曹德旺就开始回报社会国家,从武汉洪灾,汶川大地震,再到新冠肺炎、河南洪水,曹德旺在国家出现灾难的时候都是第一伸出援助之手,不仅如此还不断给贫苦人民捐助,至今已经高达160亿元。